涡旋压缩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振动与操作低、运行可靠、加工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既可作为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新一代主机,又可用于压缩气体或泵送液体,是提高我国压缩机行业整体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
该项目研究了涡旋压缩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涡旋型线并将其用于产品设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了柔性密封与间隙自动补偿、不对称涡旋结构、关键零件加工、高速无油润滑、压缩机与系统匹配特性等关键核心技术,经样机开发和工业性试验,最终实现了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该研究成果已申请专利8项(含发明型专利1项,已批准6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2001年4月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了成果鉴定,认为产品综合性能指标达到了当代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有以下几家企业利用本项目的知识产权和研究成果开发和生产了多种用途的涡旋压缩机。
西安泰德压缩机有限公司应用该成果生产的QW4.0S热泵型涡旋式空调压缩机于2001年4月投产,经TCL、威力、志高等国内著名空调器厂配套试验,产品性能与国外著名品牌相当,已批量供货,且部分产品随空调器出口海外。
西安小型压缩机厂与浙江中马机械有限公司应用该成果生产的1m3/min涡旋式空气压缩机,比功率为6.32KW/m3/min,超出国家即将颁布的标准(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对节能指标的要求,已开始批量生产。
四川明星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应用该成果开发的QW68型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已通过国家压缩机质量检验中心的性能测试,其制冷系数比国内外现用斜盘式压缩机高15%,体积减小25%。2003年起批量生产。
在燃料电池与军工领域,为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开发的《40KW燃料电池发动机用无油润滑涡旋式空气压缩机》和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100m3/h高速无油润滑涡旋式空气压缩机的性能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数字视频扫描格式转换与处理专用集成电路
本项目主要内容是设计实现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广泛应用于网络数字视频、数字化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视频显示后处理的先进单片数字视频扫描格式转换与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芯片中的嵌入式DSP处理器提供了高质量的各种视频滤波与增强处理算法,可实现隔行-逐行扫描格式变换、帧频提升、视频降噪、运动补偿、边缘增强、多种图象清晰度增强、多画面显示,彩色瞬态特性改善、色度空间和显示格式转换等算法及功能,还能为显示器件(如CRT、LDP、PDP)提供宽范围的行频控制。
与国外公司的同类芯片相比,该芯片的特点是:
提出并硬件实现了具有场/帧检测功能的运动自适应帧频提升算法,进行隔行到逐行运动补偿帧频提升,更好地解决了传统插补方法所带来的问题;设计了PAGE模式的SDRAM/SGRAM双用控制器,使得该芯片的算法在硬件实现时更加灵活高效,节省了硬件资源;提出并硬件实现了大窗口的色度边缘提升算法及基于同步并行流水线结构的色度空间转换算法,使得该芯片在视频的亮度和色度处理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
采用该芯片的验证样机其图象质量和观赏效果明显优于市场上采用国外芯片的其它数字化电视。该芯片已批量投产,目前已与深圳几家公司特别是有财务证明的单位合作,成功推出了几款基于该芯片的应用产品,如电视机顶盒,游戏机视频信号格式转换盒;与青岛海信集团、TCL王牌、镇江赛博集团等电视整机厂合作开发成功采用该芯片的逐行扫描彩色电视机样机;并组建了以开拓该芯片市场为主要目标的西安交大数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该芯片于2001年9月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数字视频扫描格式转换与处理专用集成电路”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会,鉴定结果认为该芯片是一种应用于现行模拟电视、未来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显示格式转换及视频信号后处理的单片数字视频处理器,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申请了三项发明专利。
该芯片的研制工作得到陕西省、西安市和国家计委项目的支持,先后被列入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西安市技术创新工程计划和国家“九五”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等。
基于IP网的多媒体网络教育系统
该项目以网络教育这一重大信息化应用领域为背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现代教育学思想为指导,以满足师生的个性化、自主式、互动式教学为目标,运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人机交互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为时空上分离的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式虚拟课堂教学环境,实现教育资源的时空延伸和共享。
本系统(简称Net-Learning)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交互式多媒体同步授课子系统RealClass:实现教学现场的直播和师生交互,并提供课堂管理、应用程序共享、电子白板、课件同步济览等功能。
2.基于Web的异步按需点播学习子系统LODS:为师生提供一个基于Web的开放式虚拟学习与工作环境。
3.师生交流工具:为师生提供语音、文本、电子白板等交互手段。
4.智能答疑工具:为师生提供一个基于网络的支持自然语言提问与解答的答疑环境。
5.课件录制工具:实时录制教学现场和教案内容,并自动生成流媒体课件。
Net-Learning系统主要特点:
1.实用性:面向网络教育的实际需求,是一个实用型的网络教育支持系统。
2.先进性:提出并开发了先进的QoS控制技术、MCU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流媒体技术等,使得本系统在总体上处于同行领先水平。
应用推广情况:
Net-Learning系统自2001年9月起已在我校网络学院使用,目前该系统已经进行了产品化推广应用。典型用户有:中国教育电视台、兰州大学、重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西安交大附中、上海交大网络学院以及西安交大的19个校外站点等30多家单位,站点受益用户或学生超过4万。
不同治理结构下企业技术创新及其竞争力分析
本项目研究抓住了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特点,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公司治理中所有权结构、经理人控制模式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指出了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途径。主要内容有:(1)比较了不同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方式及效果,揭示了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机理;(2)分析治理结构、创新行为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结构关系,发现了有关关键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变化规律;(3)理论联系实际,对现实中出现的主要现象给予合理的理论解释。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发现了有关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机理,证明了有关假说,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分析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将比较研究、逻辑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结构模型、案例剖析和实际调查等方法,建立了大样本统计基础上的数据库,支持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科学、可靠。
研究成果的基本特点是:(1)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治理结构下技术创新的特征,说明了有关技术创新行为选择与治理结构的关系。(2)围绕公司治理结构、技术创新和企业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多角度系统研究,突破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揭示了转型期企业创新过程中问题的本质。(3)注重理论观点的创新,并进行实证检验。在整合产业竞争、制度安排和超产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时期市场竞争、治理结构的变化和企业资源与能力共同影响企业创新选择的观点,并说明了主要的影响方式和途径。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有关理论观点的正确性。
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开创性的贡献将有利于推动这一问题更进一步的研究;在实践中对我国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项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研究成果已在西安电力公司机械进出口公司和海信集团公司计算机公司第一些企业应用,效果良好。
油气水多相流动规律与螺旋管流除砂理论及技术
针对石油天然气开采和集输中原油、天然气、水及其它杂质(如砂)等多相流科学问题,采用实验模拟、数理建模、数值求解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油气水多相管流的流型转化与压降特性、分层流界面波特性、离散相颗粒及颗粒群运动规律、以及多相流流动参数测量新技术等。特别研究了管道内携砂油气水多相流动规律。为解决石油天然气开采与集输管道中多相流型在线识别、流量测量、段塞流防治、原油除砂等问题,研制高效低阻型除砂器、流型在线识别与自动控制装置等,提供了扎实的实验和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水平直管、倾斜直管、螺旋管、向上弯头、组合弯管内气水、油气、油水两相及油气水三相流流型及其转变规律、流动阻力及压降特性;
2、弯头、组合湾管、螺旋管内气水两相和油气水三相流中砂粒和砂粒群的流态、轨迹与浓度分布特性;
3、水平及倾斜布置方管和圆管内气液两相流界面波波型图及特性参数特征和变化规律;
4、稳、瞬态不同操作条件下管内油气、气水两相流和油气水多相流非线性特性及段塞流特征参数与识别方法和规律;
5、原油井口管流除砂器、油气水多相流流型在线识别仪的研制及其实验室验证试验和工业现场小型中试。
本项目紧紧围绕多相流学科前沿和关键性基础科学问题,系统性和实用性很强。螺旋管流除砂、流型在线识别等理论和技术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空白。螺旋管流除砂试验结果表明效果非常明显,室内试验对74μm以上砂粒的总分离效率可达到92.39%,油田现场小型中试试验总除砂率达85%以上;已经成功研制出油气水多相流流型在线识别仪3台,并经过大量的实验室流型识别试验验证,准确率达到90%以上,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见到类似仪器或产品。本成果可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以及环境保护领域广泛应用,为我国石油及其他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耐高温微型压力传感器
耐高温微型压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化纤、冶金、窑炉、汽车、航空航天发动机等高温环境下的压力测量领域;该成果获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预启动项目“耐高温压力传感器技术研究”,以及2002年度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MEMS重大专项“耐高温微型压力传感器实用化开发”重点课题的资助,并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专家组验收。
该成果提出并实现了基于SOI技术的“浮雕式”耐高温固态压阻力敏芯片,采用了SIMOX技术制作SiO2隔离层,解决了常规压力传感器工作温度≥120℃产生失效的技术难题;提出并实现了梁膜结合的传感器结构,将被测高温流体与SOI敏感元件隔离开来,避免了被测流体的瞬时高温冲击,解决了瞬时高温(≥2000℃)冲击的难题;提出并实现了钛-铂-金梁式耐高温布线系统,解决了高温恶劣环境下传感器引线的技术难点;提出并实现了在一个芯片上制作两套惠斯登检测电路,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改善了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采用热膨胀系数与硅相匹配的封装材料和敏感元件和弹性元件之间的“固-固”封接技术,提高了传感器线性、重复性、迟滞等静态特性,保证了在高温工作和瞬时高温冲击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
该成果在静态精度、耐高温工作能力及动态响应性能等方面达到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的性能;在耐瞬时超高温冲击等方面超过了国外产品。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4,性能价格比高。
该成果在完成的过程中,共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已授权2项,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主权。该成果属国内首创,其性能指标和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敏感元件集成设计和传感器结构设计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很高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微机械力学性能测试仪
微机械力学性能测试仪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集成微光机电系统》子课题“微机械材料力学特性相关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G1999033103)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机械力学性能测试仪是一台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大量程、高分辨率微机械力学性能测试装置。该装置分为瞄准和形貌观测、精密定位和加载等三部分。瞄准和形貌观测部分用于确定试件的加载位置并能够在加载完成后观测试件加载位置的压痕形貌;精密定位完成加载机构的进给和微构件在瞄准过程中的定位;加载部分完成加载并获得载荷--位移曲线。通过分析该曲线,根据有关公式和经典模型可得到试件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等性能参数。该测试仪集成了纳米压入和微梁弯曲两种方法,通过对微试件瞄准、定位、加载等操作,可以获得大量程、高分辨率的载荷--位移曲线;该测试仪创造性地采用了整体式两级加载装置,使最大位移量程达1mm,最大加载力达20N,并且在大量程范围内,其位移分辨率达到10nm,载荷分辨达到20μN,能够满足MEMS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要求。
MEMS材料力学性能评定与分析系统软件,为国内第一套MEMS材料力学性能评定与分析系统程序,通用性较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程序包括纳米压入、微梁弯曲、MEMS典型材料力学性能数据库、压头校核和统计与分析等5个模块。其中,MEMS典型材料力学性能数据库包括硅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常用压头材料等的常见力学性能参数。该数据库可在MEMS力学性能测量与评定中使用,也可在MEMS设计、制造及可靠性研究中使用。
微机械力学性能测试仪,主要用于MEMS材料力学性能分析、微构件力学性能研究和其它相关领域的小体积材料性能的基础性研究。MEMS材料力学性能评定与分析系统软件,用于处理和分析实验测试结果,为MEMS设计、制造及可靠性分析提供基础性支持,保证获得高可靠性和高寿命的MEMS产品。
意义:微机械力学性能测试仪,是MEMS材料力学性能的专用测试仪器,同时也为微小构件及其它小体积材料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试手段。该研究成果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性能指标和总体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性价比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单位地址:西安咸宁西路28号 邮政编码:710049 联系部门:科技处 联系人:沈利剑 联系电话:029-82668977 传真:029-83234772 单位网址:www.xjtu.edu.cn 发布科研成果的网址:www.xjtu.edu.cn
|